-
传承传统文化 延续红色基因
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,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五届《传承的力量》2022年七一特别节目播出,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老师、同学们通过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方式,共同庆祝党的生日。?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7-01 16:14:26 -
端午节,看00后花样传承
粽叶飘香传万里,端午佳节又来临。端午节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,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,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,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五届《传承的力量》端午节特别节目中,“吃粽子,挂香囊;门插艾,香满堂;龙舟下水,喜洋洋”,这些端午佳节特有的传统习俗,将在特别节目中和大家见面。?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4 15:09:55 -
南京中医药大学 《佳节月明》京剧名段联唱
提起中秋节,你会想到什么?是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的思念之情?还是每逢佳节高悬空中的那轮明月?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带来 京剧名段联唱《佳节月明》,这个节目选用了两段戏剧经典选段,一则是《嫦娥奔月》“再难回”选段,二则是《太真外传》“拜月”选段。同学们借此表达了团圆和美的中秋祝福。学校通过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,启迪着中医青年的德雅之美。一起看看他们带来的京剧联唱吧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10-24 18:00:45 -
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下东浦学校《观灯》
我们发现,在往期的特别节目中,戏曲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元素。接下来我们走进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下东浦学校,欣赏同学们带来的经典潮剧曲目。作品以经典曲目《正月点灯笼》和《观灯》为主线,展现了同学们学习潮剧、排练潮剧节目的日常学习和生活。跟随镜头,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体育、艺术教育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吧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10-24 18:00:18 -
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《晨光曲》
如果说中秋佳节赏月时,除了象征圆满的月饼和甜滋滋的水果必不可缺外,一家人阖家团聚时,共同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也独有一份乐趣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10-24 18:00:29 -
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实验小学《锡韵飘香臻美园》
戏剧文化在我国不同地域演绎出了不同的戏剧模式,看过了京剧、潮剧,我们再去看看锡剧。锡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,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实验小学 让“锡剧进校园”,希望校园的“一花一树、一角一落”都成为丰富的锡剧元素,通过“锡剧进校园”进行课程构建、美育观照,鼓励同学们更好地传承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今天,江阴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带来锡剧表演,以戏剧的方式送上月圆人团圆的中秋祝福。一起去看看吧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10-24 18:00:13 -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《盛世欢腾》
每逢中秋佳节,我们总是在心中默默许下心愿,但许愿祝福的方式各有不同。今天的特别节目中,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 的同学们将带来舞蹈《盛世欢腾》,以舞蹈的形式祝福祖国。同学们敲起锣鼓,他们的鼓槌挥舞,彩绸翻飞,鼓声如雷,震撼大地,在激昂的旋律中 唱响盛世赞歌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10-24 17:59:28 -
甘肃远古彩陶“新解”
兰州市第三中学成立了甘肃远古彩陶“新解”艺术工作坊,在校内推广和普及甘肃彩陶,使学生增长知识、开阔眼界,也提高了他们对传统美术的兴趣和热爱。学校以甘肃彩陶灿烂的美术文化为基点,以美术课堂为出发点,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甘肃地方美术文化,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,使得地方本土优秀的美术文化得以传承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9:07:33 -
龙舟祈福,香传故里
佩香囊,便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,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,而且有襟头点缀的作用。一个小小的香囊承载的是中医药文化和古老的纤维艺术。中国美术学院是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,在端午佳节之际,以香囊为系,发动学院师生及社区民众,共同创作端午龙舟香囊艺术装置。让大家在共同的手工劳作中,去体会中国编织艺术、纤维艺术之美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9:07:29 -
国风展演
国风我传承,青春向未来。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初级中学的同学们在端午佳节这天着华服、诵佳作、放纸鸢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积淀了深厚的服装服饰文化。万初学子身着华服,通过朗诵经典佳作的方式,传承着中华少年的精神风采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9:07:26 -
芊芊草编 浓浓乡情
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学校师生带来草编手工艺展示。在当地,民居、面塑、草编等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学校利用丰富的地域特色资源,注重传统手工艺的开发,编写了校本课程《传承民间工艺 装点美好生活——玉米皮编织》,并成立了草编社团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9:01:57 -
三月桃花
报送学校: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陕西地方戏——“灯碗腔”。特别节目中,作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,来自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带来曲目《三月桃花》。腔调委婉、动听,据说听者总能随着旋律不由自主地想起诗句: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所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"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9:01:51 -
竹马技艺
寿阳大竹马在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艺术。寿阳县第四中学竹马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同学们带来《竹马技艺》展示。竹马技艺的传承,不仅是继承了远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同时也表达了师生对“马”文化的发扬光大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8:37:47 -
传承红陶非遗古韵
广西宾阳钟灵毓秀、民俗风情浓郁、民间文艺工艺丰富多彩,孕育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。宾阳县的邹圩红陶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,至今保留着古老的龙窑古法煅烧技术,被列入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为了更好地表达对红陶制作工艺的热爱并传承宾阳本土红陶工艺,宾阳县新桥中学成立了南宁市特色艺教宾阳县新桥中学红陶工坊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8:37:44 -
快乐布艺 浪漫生活
2018年,通州区育才中学成立“布艺工坊”,学校以“南通服装、南通家纺”为研究项目,不断发挥着工坊的传承和辐射功能。“南通纺织,织布制衣,传艺传人”,学校也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8:29:27 -
宋韵茶香
端午到,艾叶香。千年来,飘香的端午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、浪漫诗篇,已化为民族的文化与惊魂。翻开历史的书册,溯源而上,用一盏“宋韵茶香”祈福端午。吉路实验学校茗芽茶艺社团的学生们举行了一场端午茶宴,一场既融合了杭州地方风情,又嫁接了“宋人四艺”的盛会。将艺术中的浪漫、幽雅、精致以“风雅处处是平常”的方式融入生活,赋予宋韵文化独特的气质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8:15:26 -
赛龙舟
赛龙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之一,宜春学院龙舟队组建于2006年10月。2015年,龙舟运动被列入了学校的普修课程。龙舟运动的开展,增进了学校师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,增长了师生们的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乐观主义精神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-06-16 08:13:01